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且看书中花半开,觅得微醺犹自在

2022-05-09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文|墨默天地图|来源网络这世间,睿智且风趣的文人很多,梁实秋先生算一个,他的散文在《中国新文学史》中有......
苏铭卡盟 https://www.sumingqk.com

文|墨默天地

图|来源网络

这世间,睿智且风趣的文人很多,梁实秋先生算一个,他的散文在《中国新文学史》中有很高的评价:

在现代散文作家中,论幽默的才能,首推梁实秋。他的散文虽然风趣,惹人发笑,但同时也有所会心,话中有耐得咀嚼的智慧......从他的作品中,不但可以欣赏精彩的幽默,同时也获得知与慧。——司马长风

早年读《梁实秋小品散文》一书便知其笔力,对《中年》一文印象深刻至今记忆犹新。

那时年岁尚浅,对文字中勾勒出的中年男女画像只觉形象生动,写中年男性的笔墨少些,无非就是”头顶的头发搬家到腮旁颔下“,鬓角上发现的白发让“一毛不拔”的人果断狠心“拔毛连茹”,抬头纹与低头共日月的长存而已;

梁先生对中年女性观察至微,用墨极重,简直可以说不够友好,多多少少未免还些忿忿不平,“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,燕子变鹌鹑”太过犀利的雕刻如此逼真,凹凸互置的无声转移,从鱼尾处撒出的一张纵横辐辏的铁路地图......

真是岁月不饶人,“初闻不识曲中意,再听已是曲中人”!

近日再读《花看半开,酒饮微醺》一书时,仍有许多堪称经典的散文篇目入选,笔调闲适,茶余饭后的谈天说地,人生旅程的人相百态,尽是凡尘人间事,却低吟浅斟品滋味,潇洒肆意又灵动游走了一遭。

我来如流水,去如风

生不知所从来,死不知何处去,生非甘心,死非情愿,所谓人生只是生死之间短短的一橛。——梁实秋

在生与死之间就是每一个人在这世间的日常,各种悲喜的时光,各种寂寥的时刻,无非是与人相处或自处的光阴,外在事物的提点与领悟,都溶在了一生的晨昏中,而一个人穿行的姿态就造就了不一样的心境。

生活习性的各异或许有不同的境遇,“要此心常常摄持,让此心做得主宰”。

《早起》让晚起的释怀,“其实早起晚起本身倒没什么了不得的利弊,如是而已。”

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,一个活着的世界,活出精彩的世界,这就是生活。

《寂寞》是一种清福,不太容易长久地享受,只是一瞬间片刻孤立的存在,不一定受环境限制,“心远地自偏”的心境在喧嚣的城市中探寻,只要内心清静可以实现,用句禅意的话来诠释就是修心,在红尘里修行吧

《好容易过了端午节》必须读一遍,落迫中的情趣真是笑中有泪。“还账只准用钱还,而我所缺乏的只是钱。”

我从来不认为有钱就是富人,没钱就是穷人。穷,只是没钱而已,但可以很富有!

梁实秋夫妇的端午战役委实有趣:

我的太太说:“讨账的虽尚未来,而拜节的则纷至不已,呜呼,此地岂可久居?”我说:“然则走乎?”我们走了。走到一个顶远的地方,走出了许多的时候。天黑了,我们回来,娘姨表示热烈的欢迎,她说:“啊哟哟!柴店和米店的伙计自从你们走后就来了,守候了一天,饿不过才走的......”——梁实秋《好容易过了端午节》

走?能走到哪里?无非是暂时的逃避罢了,终是要回来面对的,但在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时,梁先生夫妻二人没有相互怨怼,反而能达成共识,论在生命的历程中队友的重要性。

"事缓则圆,人缓则安,语迟则贵。"人生的风景就在路上,不着急,慢慢欣赏啊。

风雨故人来

我不愿送人,亦不愿人送我,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,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。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,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,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。一个朋友说:“你走,我不送你;你来,无论多大风多大雨,我要去接你。”我最赏识那种心情。——梁实秋《送别》

人生在世自会有许多朋友,都一个一个地攒起来的,但随着时间的筛选,有的人会走散,有的人会留下,无非都是一个“”缘“。缘分这东西很是神奇,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相识、相知的欣喜,也会有失望后的转身离开,不强求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能离开的从来都不曾拥有。

《谈友谊》保持合适的距离,总要保留几分,不可透支的情义;

《客》与《请客》又是友人不同身份的场景,是人情,是世故,是人品。

参差百态是人生

记得《小窗幽记》中写道:”昔人云,一愿识尽世间好人;二愿读尽世间好书;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。“但那都是一厢情愿的妄想,不可能实现的。

生活中太多不如意的人与事,如何自洽?看梁实秋的散文吧,真的可以让你笑出声音来!

《旁若无人》中影院里那个抖腿的人,我们要原谅他,”羊癫疯“却不吐白沫,神经衰弱却能收发自如。文中还例举了打呵欠、高声阔谈等等许多”旁若无人“的日常行为,提醒每一个人”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,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地伸张“,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。

有文化真可怕!梁先生的《骂人的艺术》总结出的十条准则,值得反复咀嚼。

《穷》别看我囊中羞涩,我有所不取;《怒》一个人在发怒里,最难看;《懒》若忽忽不知,懒而不觉,何异草木;《男人》一餐盛馔之后,他的人生观都能改变;《女人》上帝给她一张脸,她能另造一张出来......

每一篇都精彩!

树小墙新画不古,此人必是内务府。——《暴发户》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,是因为它有内容,能唤起人的回忆。——《旧》

关于散文

记得冯骥才说过:“散文,就是写那些平常生活中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。不使劲,不刻意,不矫情,不营造,更无须绞尽脑汁。”

梁实秋先生强调写散文,”要有什么话说什么,要忠实自己,不自欺方能不欺人“,梁先生追求的是”绚烂之极趋于平淡“的艺术境界,以”简单“二字作为散文创作的最高理想。

写作,是一种自我震撼,文如其人,所以要了解一个人,就去读其散文吧。

《花看半开,酒饮微醺》,在平淡生活中发现世间的美!

且看书中花半开,觅得微醺犹自在~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新晨报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新晨报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