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青山小镇 http://www.azfgw.com/xinfang/241.html 说到俄罗斯的战机隐身技术,很多人总是不屑一顾,比如其号称第五代的苏57,竟然可以直接从正面通过进气道看到风扇叶片,而且连弹舱都关不严,留着一条缝隙,甚至连机翼上粗糙的制造工艺,还不如普通的三代机。但事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?最近俄罗斯推出的猎人B无人机量产版,可见一斑。 苏57的隐身真是一言难尽 但是新出厂的这架猎人B看起来还行 当地时间12月14日,俄罗斯塔斯社曝光了S-70“猎人”B的最新情况,只见一架全新的无人机刚刚从苏霍伊的新西伯利亚航空中心出厂,浑身“细皮嫩肉”、“吹弹可破”的,这可谓俄罗斯航空工业近些年来的精品,显示出极好的制造工艺,与之前满身疙瘩的“猎人”B原型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用“细皮嫩肉”来形容没错 原先的猎人B满身疙瘩 而这次新出厂的“猎人”B,相比之前的原型机,最大的变化是尾喷管由直接裸露,甚至是“脱肛”,变成了全包式扁平设计,显著减少了雷达和红外信号特征,由此增强了无人机的隐身性能。而它的发动机,依然还是AL-31F,估计未来会升级成AL-41。 原来的猎人B尾喷口 现在的猎人B尾喷口 有意思的是,俄罗斯媒体在曝光“猎人”B无人机新喷口的同时,还放出了喷口内部构造的画面,看起来科幻极了。扁平的喷口虽然没有采用隐身性能更好的上缘W造型、喷口下缘呈V造型的锯齿状设计,但上面竟然插满了管子,有观点认为它是一种液冷系统,用以降低喷口附近的红外辐射信号。 这些是啥? 是一种冷却系统?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一种“壁面开孔”,用来测静压分布的,只是一种试验时的临时设置,装机的时候要去掉。不管怎样,这些画面真是让人大开眼界。有意思的是,从画面上看,“猎人”B无人机的扁平喷口非常小,还没有一个人脑袋大,如果不是小比例模型的话,那么这种设计真是超出了此前外界的想象。 太专业了 喷口这么小? 不仅如此,俄罗斯媒体还曝光了S-70“猎人”B无人机的尾喷口内部构件,也就是从AL-31F圆形喷口到扁平尾喷口的那一段。可以看到它的造型非常复杂,可谓是“曲径通幽”,而俄罗斯由于没有大型五轴机床,竟然采用手工捶打成型,来制造这个铁壳,看来国宝一样的老师傅没有全部离世。 手工捶打成型 不过,即便是手工打造,新出厂的“猎人”B也称得上是精品,如果不再出现较大的技术变动,估计俄罗斯就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进行量产了,所以说它是量产版,也没有错。而它身上的变化,和俄罗斯五代机苏57一样,原型机过于粗糙,但是量产机看起来还行,说明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底蕴还在,“瘦死的骆驼”的确比“马”还是要大一点。 牛啊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